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利宝 / 利宝新闻

"3.15”消费者权益日,利宝保险在行动

2022-03-25  |   文章来源:利宝保险有限公司

【以案说险】关爱老人,远离非法金融骗局,警惕高回报陷阱

 

近年来,一些金融诈骗不法分子将“魔爪”伸向了老年人群体,以“高利息、高回报”为诱饵,凭借层出不穷、花招不断的诈骗手段,骗走老年人辛苦攒了一辈子的积蓄

经典案例

81岁的何大爷,购买了号称是投资正规老年公寓建设的理财项目,低风险,短期内就可获得较高回报,何大爷相信了对方,与该公司签订了30万元的借款合同。第一个月公司返还了何大爷9000元利息,但之后就了无音讯。

何大爷到法院起诉,法院将该案转入刑事程序。何大爷又向公安机关报案,至今已经八个多月,却仍然没有消息。

利宝保险呼吁老年消费者

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远离非法金融活动

远离非法金融骗局,需要做到四个注意,两个谨记

注意投资风险:

消费者应该树立理性投资理财观念,警惕虚假金融产品宣传,面对高收益、高回报的投资服务时要冷静分析,理性判断,谨慎投资。不要投资业务不清、风险不明的项目。

注意选择正规机构:

消费者应该在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的前提条件下购买理财投资产品,选择正规机构和正规渠道,多咨询正规金融机构的专业人员,多与家人商量,防范不法分子诈骗侵害,警惕非正规机构的疯狂营销揽客行为。
注意提防集资诈骗套路:

近年来,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相关监管手段、法律法规以及技术措施的漏洞实施电信诈骗,电信诈骗犯罪呈现急速上升的趋势要被“保本高息”“保证收益”等说辞迷惑。

注意保护个人信息:

不随意提供身份证、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以防被冒用、滥用或非法使用。不轻信陌生电话,不点击陌生链接,不外传验证信息,遇到汇款、转账等情况务必要多核实。

谨记要理性,不要侥幸:

切莫贪图小恩小惠,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保险产品,不要因为礼品和优惠而忽略产品的适用性;警惕虚假金融产品宣传,要坚守理性底线,天上不会掉馅饼,切莫被占便宜心态和侥幸心理蒙蔽双眼!

谨记要警惕,不要盲目

保护好个人金融信息,一切关于转账的信息都要及时核查,反复核实。不轻信高收益低风险投资活动,一定要先合理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不冒险投资!一定要警惕、警惕、再警惕!不盲目投资,若发现疑似非法金融活动,也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或向有关金融监管部门反映情况。

 

利宝保险有限公司
2022-03-25
  • 保险单号
  • 证件号码
  • 验 证 码
  • 保险单号
  • 证件号码
  • 验 证 码
利宝保险微信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 | 反洗钱宣传 | 隐私保护 | 免责声明 | 投诉建议 | 联系我们 | 欺诈举报
2014 利宝保险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渝ICP备11007172号 | 本网站已支持IPV6
渝公网备50010302000715号